
2025-03-06 15:04 点击次数:136
总有粉丝来问我,自己没少吃参苓白术散、健脾芄来补脾,却没什么效果呢?
其实脾虚是很好调理的,只不过要区分出来不同的证型,需要辨证来进行分析,可以把脾虚分为脾气虚、脾阳虚、中气下陷、脾虚痰湿四种证型,不同分型对应不同症状,同理对应方子也不一样,对症下药才能正确补脾,进而调理好我们的脾胃,那我们应该怎么分辨呢?
其实脾虚也很好调理,要知道的是,脾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,我们可以通过排除相似症状去找兼证进行分辨。
首先,脾虚的人大多数都有消化不良,腹胀打嗝,不想吃饭的症状,而脾气虚的兼证是气短、乏力,不想说话,肢体倦怠,没精神,大便不成型,吃点东西就拉肚子,像这种单纯的脾气虚,我们只需要益气健脾就可以了,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等。
如果说你的兼证表现在怕冷,手脚冰凉,食欲减退,腹部绵绵作痛,遇热可以缓解一点,大便稀溏、不成型,舌头伸出来舌苔厚白腻,这就是明显的脾阳虚了,所以得温阳散寒,可以参考四神汤加减。
再来说脾虚下陷,顾名思义他的兼证表现在腹泻,脘腹坠胀,形体消瘦,食欲不振,甚者内脏脱垂等,可以参考补中益气汤加减来升阳举陷,把阳气升上去的同时来补脾。
最后,脾虚痰湿的人群最典型的兼证表现就是面色萎黄,头闷重,脘腹痞满,大便黏腻不爽,倦怠乏力,可以参考六君子汤加减。
总之,脾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,补脾也得慢慢来。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治疗方案推广,如若出现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,我们下期再见!